社科院学者:应把农村作为普惠金融的核心

2016/08/01来源:腾讯财经

农民贷款难一直令中国金融体系饱受诟病。7月31日,“第六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”在上海召开,农村金融的普惠新模式成为热点议题之一。

“农村的宅基地不能抵押、不能流转、不能交易,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。我觉得体制一定要进行改革。农村金融利润率比较低,政府要拿出资金,对农村金融、对普惠金融进行相应的支持。”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看来,中国的农村普惠金融起点低、发展时间短、问题多,但目前发展速度快、未来前景大。

魏后凯认为普惠金融包括三大核心区块,对小微企业贷款、对农民贷款、对城市低收入者贷款,而整个农村金融都属于普惠金融,并且应该把农村作为普惠金融的核心。

“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主体多元化,鼓励商业金融、政策性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到里面,形成多层次、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局面。”魏后凯指出,农村普惠金融还应该扩大服务范围,不仅投向种植业,还应投向农村的其他产业;另外,还要扩大服务的地域范围,目前农村金融都集中在城市的郊区,而最需要金融的贫困地区却很薄弱。

为什么农民贷款难?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分析,传统的金融体制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不匹配,加上农民的土地、宅基地财物等不能流转,造成农民贷款信息不对称、成本高、风险大。

段应碧提供的数据显示,近五年中国加强金融扶贫,成立了上千家村镇银行、9000家小贷公司;但从执行结果来看,这些机构多集中在县城或者是重点集镇,为中小企业、龙头企业、个户工商户服务,每笔的贷款数目在100万左右,很少给中低收入农户提供贷款。

魏后凯强调,法律制度的改革是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根本,要进行体制改革,让农民的宅基地、农田等生产要素能够抵押、流转、交易;并且政府应该拿出“真金白银”,支持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。

对此,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也认同。他指出,国际上对小额信贷从业机构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,欧盟也制定了一个管理条例,给予利率豁免。

“普惠金融的本质就是要把成本收益的边界往外推,推到把社会所有阶层、群体都纳入到金融服务体系当中来。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则提出,除了通过互联网技术降低边际成本外,搞农村普惠金融还需要靠情怀,以及政策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