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人工智能专家: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并非万能

2016/08/01来源:腾讯财经

7月31日,“第六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”在上海召开,智能投顾成为热点话题。

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家、人工智能专家Stuart Russell在会上表示,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火爆,相应也带来一系列挑战,因为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,它不能代替人类思维,当发生突发事件时,机器就没有人脑靠谱了。

“AI在消费金融方面的应用广泛,比如征信、逻辑回归、智能投顾等方面,可以使用AI做定向、个性化产品。投资风险管理方面,可以用AI来判断客户是否有欺诈的行为,是否能归还贷款。”Stuart Russell说。

在国内,蚂蚁金服等机构在人工智能应用上,对机器学习、图象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语音识别等技术都进行了运用。

“比如,保险业风险定价。我们有一个退货险,精算师有可能对传统的寿险、车险比较了解,但退货险是非常碎片化的,我们就把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运用起来,效果很好。”蚂蚁金服集团首席数据科学家漆远介绍,网商银行基于人工智能推出了“310贷款”,3分钟申请、1秒钟审批、0秒放款。

漆远还透露,蚂蚁金服于2015年7月推出了智能客服,能对来电进行100%识别,至今为集团节省了1亿元成本。

不过与会者都不约而同提到,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,并不能代替人类思维。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,都处在一个‘弱人工智能’阶段,只是在某一局部或者某一领域机器达到了人类智力的水平,但并不是全面达到人类的智力水平。真发生一个突发事件,引起股市变动,机器是代替不了人脑的。”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曹德云说道。

作为人工智能专家,Stuart Russell也赞同上述观点。他指出,金融领域千变万化,不断有突发事件发生,人工智能或许赶不上这种环境的变化。

Stuart Russell举例“乌龙指”事件,假如0.1秒时间内200多个股票下跌20%,会对市场造成很大混乱,“当你把权利给到机器,它不理解发生了什么,这对你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。”

又比如英国脱欧事件,整个金融体系会变得不同,架构也会变得不同,人工智能机器在英国收集到的数据,可能未来10年都不能使用。

2015年,Stuart Russell曾发表了一封公开信,提出一个短期的研究目标,就是人工智能对经济、金融会产生哪些颠覆性的变革。这封公开信得到了全世界7000多个专家、学者、业界人士的支持。

“如果一个机器是伟大的投资家,在市场上赚了所有的钱,这会对实体经济来造成很大的损害,因为这么多的利润都集中在它手上并非好事。”Stuart Russell强调,如果创造非常有智能的机器,目标定得不清楚,这样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