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07/22来源:搜狐财经
2014年7月19日-20日,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“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”在上海召开,搜狐财经作为独家战略合作媒体参与了全程报道。
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行长助理张少锋表示,互联网金融带给银行业的机遇是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。互联网的发展,使银行向数字化的直销银行发展。云计算将改变银行的IT运用模式,大大节省IT成本。移动互联改变了和客户的接触方式,摆脱了时间和地点的局限。
同时,张少锋提到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三大挑战。一、大银行如何利用数据,小银行如何获取数据;二、组织架构、业务流程、风险管理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;三、监管部门如何加强监管。
以下是部分文字实录:
张少锋: 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探讨、分享我对这次主题的理解。
一、我本人不太同意互联网金融这个定义,我个人认为,从银行角度、金融角度,互联网的发展,金融互联网化是一个趋势。为什么这么讲?刚才王主任也讲了,银行和互联网平台是两个概念。金融这个行业是持续经营的,互联网是技术的发展,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,尤其是高速网络提供了平台。这个平台和金融并不改变金融的属性。大家在谈颠覆金融,监管的和同行业做了解释。总之,这个提法对银行业是一个冲击。金融界,是不是还用传统的思维发展我们的银行业务和金融业务。
二、机遇,也就是从银行角度来说未来的发展趋势。2005、2006年我讲过,银行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受益者。大家记得,证券行业里面几乎是95%以上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的,我和大家讲,网上银行的交易量已经达到了这个行业的80%以上。像工商银行的数据,理财产品在网上交易超过了75%,可想而知,受益者是银行。每次大家在论坛上都会矛头指向,是不是刚才所说的“垄断经营、特许经营造成”的结果?
但是我们也面临着机遇,银行的机遇就是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。这个平台或者这个技术的发展,使银行未来数字化,直销银行的发展。什么是数字化、直销银行?数据是大数据,是互联网的大数据。互联网的大数据,作为银行来讲营销方面会从数据里面改变营销方式。从数据营销、经营营销的角度去推动数字化的直销银行。第二点,云计算。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诞生了这么一个新的形势,云计算将改变银行的IT运用模式。银行,可以大大节省成本,在IT方面大量投入。银行界都知道,每年最大的投入是IT投入。第三个是移动互联,这两年移动互联非常发达,手机上网。过去我在浦发的时候,2005年我们研究出手机银行的概念。但当时的条件不具备,当时的操作系统没有安卓和苹果,这两个系统之后,移动端介入。这使我们和客户面对面的接触方式发生了变化,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、任何方式随之实现,这是我们的机遇。
三、挑战。作为银行来讲,无时无刻不存在挑战。第一个挑战,不同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经营自己的数字化直销银行。大银行的数据没有利用起来,还是碎片或者是“还在睡觉”,如何分析数据、利用数据、解读数据,并把数字变成一种营销或者是风险管理的手段,这是大银行的挑战。中小银行,我觉得是你如何获取数据?或者是从什么方式获取数据,这对我们是挑战。数据时代,直销银行、传统的网点将会缩小。10年前大家都谈这个,就是水泥这样的建筑物越来越少,鼠标越来越多。第二个挑战对银行业来说是三个方面的,一个是组织架构。大家看到,我们到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,组织架构雷同,都是不太适合于银行现代的互联网形式、互联网思维,存在着组织架构不合理。第二,业余流程需要改变,传统流程不适合互联网发展。第三是风险管理也要改变,传统的风险管理在新时代不适应,尤其是信用风险的管理。第三大挑战不是银行,而是王主任代表的监管部门的挑战。说起我们三位在座的银行业,一直盼着监管放松一些,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金融、金融互联网,所以这方面的挑战觉得更大一些,这个挑战的难度也比较大,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,监管更要加强,所以我觉得是挑战监管。
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简介:
上海新金融研究院(Shanghai Finance Institute,SFI)是一家非官方、非营利性的独立智库,致力于新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。研究院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(China Finance 40 Forum,CF40)举办,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。研究院的宗旨是:探索国际金融发展新趋势,求解国内金融发展新问题,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