蚂蚁金服要做一个“邮寄善款的互联网邮局”?

2016/07/31来源:凤凰网

今年以来,区块链技术越来越火,各机构、公司、研究者,都对该领域投以大量关注。7月9日,蚂蚁金服首次透露将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益场景。

7月31日,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程立在2016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宣布,蚂蚁金服尝试将区块链应用于公益场景,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(以下简称“中华救助”)合作,在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线区块链公益筹款项目“听障儿童重获新声”。

据了解,此次项目善款将用于10名儿童一年的听力语言康复费用、聋健融合教育费用和人工耳蜗调机费用,筹款目标198400元。

众所周知,区块链是一种具有不可篡改特性的数字账簿,通俗地说,任何写入区块链的记录均不可篡改,便于公众监督以及审计。业内专家认为,区块链是一项潜在的变革性技术。未来二十年,区块链及相关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影响,将和互联网在过去二十年里产生的影响一样深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,经常有用户捐出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善款,捐款进入公益项目账户之后便无法追踪。如今利用区块链技术,每一笔款项的生命周期都记录在区块链上,以便用户持续追溯。

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程立把这个项目,比喻成一家专门邮寄善款的互联网邮局。在项目运转中每笔善款都是一个包裹,在投递过程中,经过每个邮寄节点都会被盖上邮戳,每个邮戳都可以被公开查询。

 

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公益项目,公众能看见善款如何拨付发放

事实上,从外观看,区块链公益项目并没有太多不同,但据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透露,其后台运转的情况是不一样的。之前,公众捐款进入到公益项目的账户,项目方执行后,由运营人员把账单、拨付、相关图片和情况上传录入。现在,善款进入系统后,整个生命周期都将记录在区块链上,没有人工拨付等环节,每一笔款项的去向很难人工更改。